第十一章 初识彭丽媛
自从在李谷一家与习近平邂逅,彭丽媛的内心开始起了变化,
习近平的帅气,魁梧,谦虚和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之透彻,让这位歌坛新星萌生爱意。师母李谷一是希望将自己介绍给习近平,从厦门回来后就把习近平好好地夸了一番,这次习近平的造访又增加了自己对他的一番了解,可是细细想一下,自己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孩,而对方是有显赫威望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,门不当户不对,能有好结果吗?想到此,彭丽媛不免有点暗自伤感。
彭丽媛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,离菏泽郓城东南20多里外黄堆集乡彭庄村人。父亲彭龙坤是郓城县文化馆馆长,母亲是郓城县豫剧团的一名演员。彭丽媛的童年时光很多都是在县剧团的牛车上度过的,摇摇晃晃地跟着父母随团下乡演出。尽管常常饥一顿饱一顿,却培养起了她对音乐的热爱。14岁那年,听说山东省“五七”艺术学校(1978年改为山东艺术学院)中专部恢复招生,她赶紧收拾行李去济宁师专赶考。那时彭丽媛又瘦又小,脸黄黄的,扎两小辫。到了考场,主考老师一看这丫头挺土,就说“你等一下,让人家考完了你再来”。就这样,一直等到晚上11:40,考官们准备收摊了,才想起还有一个考生。彭丽媛上来唱了首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》,原本正在聊天收东西的考官们不做声了。听她唱完,一个老师说,不错,你还会唱什么?她又来了首《南泥湾》。最后,那个考区招了四五个学生,彭丽媛名列其中。
在山东艺术学院,她师从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老师王音璇,主攻民族唱法。这位看上去土里土气的农家丫头在全班年龄倒数第二,但舞台感觉非常好,气场很足,大概是因为父母都在剧团、文化馆工作的缘故,她从小就接触舞台,因此看上去比班上任何学生都有经验。
1980年,她跟随王音璇到京参加“全国民族民间唱法会演”,以《包楞调》、《我的家乡沂蒙山》等歌曲轰动了北京,当时《北京音乐报》曾评论称“民族唱法,前途光明,后继有人”。一时间,许多单位都想把这个年仅18岁的新秀挖过去。时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歌舞团团长的孙正抢先了一步,当时前卫歌舞团接到一个任务,出访北欧6国进行友好访问和演出。那时彭丽媛还年轻,孙团长认为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,就将彭丽媛作为演唱民歌的青年歌手借调随团出访。出访期间,团里就为她办好了工作关系,这样等她一回来,就穿上了军装。